我国现代租赁业发展严重滞后 |
摘自广州信息网 99/12/02
现代租赁业以其融资与融物、金融与贸易相结合的独特功能,在发达国家获
得长足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但在我国,这一具有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功
能的新兴产业还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严重滞后。
在发达国家,租赁业的市场份额在GDP中的比重达20%-30%甚至更
高,房屋、汽车、电脑、机电设备等半数以上是通过租赁业流通的。据统计,1
995年全世界租赁业营业额为5500亿美元,1997年达8500亿美元
,年均增幅逾2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租赁业还存在规模偏小、档次不高
、适用面窄、普及率低、分散无序等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我国
租赁业营业额仅为16.5亿美元,还不足美国的1%、日本的2%,与国民经
济的发展和大国地位很不相称。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小康时代到来之际也是租赁业走向繁荣之时。改革开
放以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租赁这种新的消费方式
可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重要形式,租赁是
促进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滞胀为现代租赁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的
话,那么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租赁业发展可谓正逢其时。
目前,我国库存商品价值达3万亿元,许多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产品积压、市
场疲软的难题,而租赁业在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方面具有独到的功能
。企业以租促销、以租代销,可以拓宽营销渠道、盘活存量资产、融通资金、消
化库存、缓解“买难”和“卖难”矛盾、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就业岗位。毋庸
置疑,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闲置商品将进入租赁市场。租赁业的繁荣有利
于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社会
的经济效益。
最新世界租赁年报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租赁市场,为众多外资银行
和跨国公司看好,西门子、大众、惠普等跨国公司已开始抢滩中国租赁市场。因
此,我国理应加快现代租赁业的发展步伐。业内专家认为,京津沪等大城市的居
民生活水准较高,具有消费观念多元化、信用基础较好、流动人口众多、市场经
济比较成熟的优势,租赁业可率先在这些地方崛起。
以上海为例,上海有300多万流动人口和2万多名外籍驻沪人士,固定资
产积压达300亿元,生活用品积压达150亿元,房屋空置逾1000万平米
;去年,上海人均GDP达3500美元;作为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
心,上海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异常丰富而且高速流转,具有
发展现代租赁业的良好基础。据权威部门预测,如果外部环境宽松,上海租赁业
营业额5年内有望突破200亿元,从而形成一个可创造上万个就业机会的新兴
产业。
上海金海岸租赁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集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于一体的实物性租
赁市场。董事长俞开琪称,租赁业在盘活积压商品和闲置设备、扩大内需繁荣市
场、推动再就业工程、促进高科技产品进入消费领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非常重视租赁业这一新型商业业态,将其视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
杠杆。但由于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外部环境还欠宽松,租赁市场发展举步维
艰。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制约现代租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消费观念落后,信用基础差。“租不如买”、“租东西没面子”等落后
的消费观大有市场,信用消费尚未形成气候;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社会信用基
础差。
——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相关法规不完善。目前租赁业无法可依,在处理
租赁纠纷时缺乏权威统一的解释。国内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分别由央行、外经贸
部、地方政府管理,其税基和税率不同,还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
——条块分割,缺乏政策扶持,没有明确的会计准则。租赁业是一项投资大
、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殊行业。财政部门及银行对租赁业支持不够,租
赁业长期缺乏资金;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涉及融资租赁方面的内容,没有从租期长
短、产权转移等方面界定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人才匮乏,行业管理滞后。现代租赁业需要大批既懂经济、管理、法律
、金融和外贸,又懂租赁物品性能、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租赁业
起步晚,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租赁协会也未组建,行业管理和自律存在盲区。
业内专家强调,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既要从国情出发,又要大胆探索
,在更新观念、健全法制、加强信用、政策扶持、公平税赋、人才培训等方面为
租赁业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使租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租赁业对国民经济
的贡献率,使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充分认识租赁业的独特功能,通过专门的
法规和鼓励措施,推动租赁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尽快建立租赁协会
,在行业管理、信息采集、人才培训诸方面与国际接轨;通过大力推广厂家租赁
和连锁租赁,并结合地区消费差异,按区域、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城乡租赁市
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租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