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飞机租赁市场德隆试水挑战GE

作者:王虎

摘自 2001年07月10日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民航业事实上是坐在租赁的翅膀上飞起来的。”中国租赁协会副会长屈延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屈延凯所从事的国内租赁业,近年来一片萧条,惟有飞机租赁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国内民航业保有的500多架飞机中,通过租赁方式从国外引进的达到400多架,涉及的租赁金额大约300多亿美元,每年支付的租金达到30亿美元左右。”但屈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场中,中国企业成了看客。“自1979年中国进口第一架飞机以来,中国巨大的飞机租赁市场一直被GE(通用电气)、波音、空客等国际巨头所垄断。中国企业想进来,非常难。”

  “这个局面必须改变。”屈延凯说。

  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不妨按照一个月前空客CEO费加德来华拉订单时抛出的数据来估测,空客认为,未来20年中国大约需要1600架新飞机。根据2000年目录价格,这些新飞机价值约1490亿美元。

  在这块大蛋糕中,飞机租赁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令人垂涎。GE的研究表明,1986年全球只有15%的飞机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获得,到200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0%,而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即使按照40%的口径,未来20年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也将达到600亿美元,合5000亿人民币;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航空公司80~90%以上的飞机是租赁得来,按照这个比例,这个市场至少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关键是能够进入这个市场的玩家非常少,每家分得的市场从规模上看大得惊人。”屈延凯说。

  不仅如此,屈延凯的判断是,从事飞机租赁的利润也相当可观。“制造商为了营销,从租赁安排中获得的收益不多;如果只作租赁中介服务,通常只能获得1·5~4%的安排费用;而如果提供整套融资服务,考虑到财务杠杆和投资税收抵免的作用,有深厚金融背景的租赁商往往可以赚取20~30%的利润。”  GECAS垄断国内市场

  “我们非常看好国内飞机租赁市场。”通用电气(中国)公司发言人王晓忠告诉记者。自1998年通用电气专门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部(简称GECAS)在中国设立独立办事处以来,该部门获得了超常发展。

  “GECAS是全球飞机租赁市场最大的玩家,与AIG(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一家租赁机构是全球市场的两巨头。但在中国市场,GECAS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王晓忠的语气傲视群雄。据悉,GECAS提供包括干线飞机、发动机、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等全套融资租赁服务,目前拥有1100架飞机和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的170多个客户。

  按照GECAS比较严格的统计口径,目前通过规范的融资租赁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飞机总共有180多架,其中GECAS已占据100多架。

  “我们刚刚完成了20多架的业务。业务发展相当好,国内一笔坏帐都没有出现过。”王晓忠得意地说。

  GECAS目前在国内操作,而在境外操作国内市场的飞机租赁公司也不在少数,它们大部分都依靠某个巨型财团(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支持,比如波音在中国的租赁业务通过BoeingCapitalCorp.来运作,但由于目前没有在中国设立机构,相对弱势一些。

  随着近年来中国对租赁政策的放松管制,事实上中国企业一直都在努力挤进这个市场,但大多胎死腹中。“这个市场的玩家不仅需要巨额金融资本的支持,更注重对资产质量和风险随时随地的严密监控,同时需要全球的资源调配能力来支持。”王晓忠的说法似乎排除了国内企业参与的可能性。

  因为这个市场高收益与高风险相伴随。王晓忠佐证说,10年前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商GPA因风险管理不善黯然关门,其背后的70多家大银行都受到极大的牵连。

  然而,近年来国内资本的巨大积累和民航业重组的不断加快,为国内企业争夺飞机租赁业务创造了一线生机。这个异想天开的大胆想法首先被中国证券市场“大鳄”新疆德隆突破。德隆试水飞机租赁

  德隆方面对于记者的采访颇为低调。几经努力,新疆德隆集团执行总裁丁光平亲自安排赵戈平接受访问。赵的身份是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老总,全面负责德隆集团飞机租赁业务。

  “通过我们控股的新疆金融租赁公司和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我们已经向西北航空和北方航空安排租赁了8架飞机,现在正在谈的还有3架,都是尾款租赁,总金额10亿多吧。”赵戈平说得轻描淡写,但却隐隐透露出德隆的“胆大妄为”。

  德隆介入飞机租赁源于去年早些时候一场主题为“租赁与西部大开发”的研讨会。“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凭直觉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为了弄清楚这个市场的业务前景,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去各个航空公司进行调研,甚至专程拜访了民航总局。”调研的结果令人兴奋:当时国内总共503架干线飞机中,近90%是租赁而来,这个“水池”真够深的。

  “但里面竟然没有一家中国租赁公司的参与,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经过业内专家的指点,赵戈平发现,有很多租期即将结束的飞机,其实质价值远比租赁公司计算的所谓“残值”大得多———一架飞机的正常使用年限通常可以达到20~30年,而租赁公司往往在10年左右就把它淘汰出去了,这里面存在巨大的价值损失。这个空白点就是德隆发掘的市场空间。

  “我们仔细评估了一下风险,结论认为中国航空业是政府支持的垄断性朝阳产业,尽管整个行业赢利能力太弱,但面临着体制和业务重组,市场化前景好,机会很多。”德隆最终决定避免和为新飞机提供贷款的国内商业银行竞争,转向尾款租赁业务————把旧飞机买过来再租给航空公司。

  发现了市场却不知道如何开发,德隆一度陷入困惑。“开始时我们真的一无所知,但连请教的人也找不到———国内懂得操作飞机租赁的专业人士实在太稀缺了,原来航空公司的有关人才都给老外挖走了”。赵戈平把眼光放到了国际上,“我们只好向香港一家过去经常给国内作飞机租赁合同的律师事务所请教,他们多次不厌其烦地解答了我们的国际长途,为了不暴露客户秘密,他们给我们的传真经常被涂得七零八碎。”

  德隆一边请教,一边几乎跑遍了所有的航空公司去游说,但“效果不大”。“国内航空公司的固有体制,使它们往往更注重身份、安全等虚荣因素,反而对资本和财务上的利益极不重视。”尽管德隆开出了一系列富有诱惑力的条件:租赁成本比国外低30%;人民币结算避免汇率风险;对财务结构改善的巨大效应等。

  突破口最终来自西北航空公司。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100%,租赁不会造成很大的新负担。

  通过德隆的安排,去年8月长安信息(600706)出资约1·47亿购买两架“空客310”飞机,以融资租赁方式提供给西北航空5年租期,租金分20期支付,每期租金约1392万元。德隆获取安排费用4%左右。  尝到甜头后,接下来德隆一口气租出去了6架飞机,不过全都是自己掏腰包购买———显然德隆想赚得更多。赵戈平坦承,德隆的飞机租赁业务毛利大概在2—5个点,这取决于资金成本:“这中间有银行的借款安排,资金成本仍然很高。我们想通过发债募集资金,但企业债市场极不活跃使这个想法碰壁”。赵戈平的理想是达到业界领先的20~30%毛利率,但发育不健全的中国资本市场显然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

  有意思的是,赵戈平说德隆首先接触的银行是美国大通曼哈顿上海分行:“其实大通这种外资银行一直在死死盯着航空租赁市场,但他们认为我们的想法很奇怪,实际上他们认为这么复杂的东西中国人根本搞不了,结果我们遭到拒绝”。这大概和GECAS对中国企业的想法类似。

  “这么做下来,越做越觉得市场潜力大———形象地说,这个市场就是投1000亿进去也不会溅起多大浪花”。德隆小试身手,越发不可收拾。对于记者估算的1万亿市场规模,他认为完全有可能。

  不过在GECAS眼中,德隆这种尾款租赁还是”小儿科“———“尾款租赁只是一种类似借款的初级财务安排,根本不能和美国专家设计的高级结构化融资相比;而且更根本的是,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尚难以令人放心。”

  对此,赵戈平表示,德隆要学的东西很多,特别是德隆无法利用像GECAS一样的全球航空资源调配能力。谁来参加游戏

  其实早在德隆之前,珠海协力和沈阳远东金融租赁公司也尝试过飞机租赁业务,但吃到第一口螃蟹的却是德隆。在赵戈平眼中,这些公司失败的缘由是:没有把市场化运作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据一位民航界人士透露,本来“近水楼台”的民航总局也曾多次想组织外围公司搞飞机租赁,用行政手段和市场化力量从国际巨头口中夺食,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一拖再拖,拖得局里唯一懂得租赁市场运营的人退休了,重组后政企分开,总局手里没多少权力了,再想搞起来良机已失。

  但是赵戈平非常看好海南航空。“尽管去年我们最终夺得了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但海南航空毕竟比我们动手早。他们其实早就想作。和我们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倡导市场化运作,同时还能熟练运用资本市场。我相信他们肯定会进来,也会成功。”

  目前租赁协会、国家计委等机构正在各方呼吁,为内资企业开展飞机租赁在投资抵免税、发债、所得税等方面放松政策;同时尽快引进外资租赁进行合资。“其实就是独资也未尝不可,只要税能缴上来,只要我们能贴身学到他们的经验,只要能平衡国际贸易。”屈延凯说。另一方面,业界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认为,有关部门打算指定一家专业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并在政策方面给以扶持和倾斜。

  不过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大资本的游戏,国际上所有的大玩家几乎都背靠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大集团。“德隆有多少钱?”GECAS的王晓忠反问记者。言下之意,以德隆40亿资产和300亿的年销售额,相比这些国际巨头来还相当渺小,根本不能来玩这个由巨额资本堆积起来的游戏。

  最近加入到中国来的国际新玩家是德国的汉莎航空。“他们知道拼不过GECAS等巨头,转而想进入航材市场。一架飞机几十年寿命,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换航材,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赵戈平说。不过他估计德隆暂时还顾不上进入这个领域。

  “尾款租赁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逐渐摸索,把全部业务都丰满起来。”按照赵戈平的计划,下一步德隆将尝试把国内支线飞机租赁到国外去,尽管他对此判断还不是很乐观,但他觉得值得一试:“现在关键是缺人才。为什么他们都跑到跨国公司去了呢?当初我们和国航的业务都快作成了,他们唯一懂得业务的专家投靠了老外,我们的生意就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