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租赁战略研究 |
作者:徐 飞 博士 |
2003-03-15
一、租赁: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战略手段
1.上海世博,“还世界以惊喜”的世博
世界博览会和夏季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称为世界三大盛会,是一项具有很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正像“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名句所言,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系统中的很多因素都是从博览会孕育诞生的。诸如将许多商品汇集一处买卖的百货店,组织观光游览的现代旅游活动,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类公园、游乐园、渡假村、俱乐部等,无不经由世界博览会获得启示萌生创意。时至今日,世界博览会不再只是技术和商品的展示会,她以广阔的胸襟,熔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于一炉,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喜庆节日气氛的物理空间,成为各种技术交流、学术研讨、旅游观光、娱乐和消遣的理想场所。
2002年12月3日,上海获得了2010年综合性世博会的主办权。举办2010年世博会,其意义不仅在于世博会本身,更重要的这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的10至20年,上海的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将加速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上海新一轮旧城改造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从而使上海地区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的实践基地。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上海将通过举办世博会来学习各国在城市化尤其是在发展大都市方面的经验,加强与不同类型的城市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上海的对外开放,提升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据权威部门预测,世博会将拉动每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新增工业增加值近300亿元,使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十个市级重大技术创新专项,以不断提高工业的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移动通信、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等八个领域的技术突破。
通过世博会,上海将打造城市的“钢筋铁骨”,奠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础设施框架。其中,最为耀眼的是深水港、航空港和信息港和高速铁路“三港一路”枢纽型重大项目建设,以及连接中心城、郊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约800公里长的轨道交通网和65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与此同时,“逐步建成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成为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主要环节,使上海成为适宜国内外人士创业和生活的城市。预计到2005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可望达到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将达到28%—30%,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将在黄浦江两岸投资约100亿美元进行综合开发,使黄浦江焕发母亲河的生机,成为“东方的塞纳河”。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实现“给上海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的诺言。
2.租赁,世博会中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国际经验证明,世博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既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严峻考验,其中巨额融资就是举办方必须要迈的坎。
早在上海市正式申请举办世博会前,就已公布了总投资额高达1,000亿元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另据估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域内建设的直接投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除了对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还必须对由园区建设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进行投资。现在仅有的5座大桥和2个隧道将无法满足城市的需要,阻碍黄浦江东西两岸的人流和物流,世博会对整个浦江两岸开发将带动越江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在未来,将有18项越江设施,其中4项已经开工。到201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将增加到15条线路、400公里、客运能力500万人次。此外,上海的高速公路网届时可以达到65公里,从而形成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交车为基础、出租汽车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将会十分明显,到2010年,上海的旅游星级饭店房间将达7-8万间,经济型旅馆、服务公寓及其他住宿设施的床位数将达35万张。此外,还将发展相当数量的家庭旅馆、学生公寓等。在餐饮方面,除各类住宿设施提供餐饮服务外,上海还将有近4万家餐馆、酒吧。国际旅行社将达到100家,国内旅行社将达到600家。根据经验,1美元的场馆建设投资,将拉动5到10美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即世博会建设将带动5到10倍的相关投资,也就是15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
世博会必将引发上海市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的建设。根据上海市经委确定的产业升级方向和工业重大投资计划,上海市力争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等八大产业“八强并举”,实现“八个1000亿元”。上海工业计划在“十五”至“十一五”期间争取实现的“8个1000亿元”目标,投资总规模达到8000至8500亿元。其中,“十五”期间投资4000亿元,“十一五”投资4000至4500亿元。重点是微电子产业投资1000至1500亿元;汽车及汽车城投资1000亿元;上海化工区投资1000亿元;精品钢材建设及布局调整投资1000亿元;装备工业开发区及造船基地投资1000亿元;生物与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先导产业投资1000亿元;企业研发投入1000亿元;其它工业,如烟草、轻工、纺织等投资1000亿元。
如此强度的资金需求如何满足?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政府财政将感到非常大的压力。虽然,像城市交通、广播通信、环境保护、场馆设施等,都已纳入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但世博会所需的巨额资金的筹措难度仍是不言而喻的。传统上,像世博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政府财政投资、企业赞助和银行借款。其中,政府投资将占最大比例。
旨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承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必须更多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减轻政府支出的负担,用少量的政府资本,来带动更多的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和包括民间资本和社会游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租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租赁是指承租人和出租人通过签订合同,由出租人收取租金而出让资产的使用权,承租人支付租金而取得资产使用权的一种行为。租赁业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融资,即通过分期支付小量的租赁费用而取得资产的使用权,如同承租人从出租人处取得了一笔信贷。
现代租赁带来了新的投资理念--“借鸡下蛋,卖蛋买鸡”。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现代租赁渗透率(Leasing penetration ratio:租赁交易额占GDP的百分比)保持在30%左右长达10年之久。在美国,租赁可谓无处不在。现代租赁将金融与贸易结合,用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既是金融创新,也是贸易创新,从而形成新的整合经济模式并衍生出五大功能:促进投资、带动消费、理财、资产管理和整合社会资源。
租赁,作为服务世博会的生力军,其效用是多方面的。首先,租赁作为一种投资杠杆,可以使政府通过少量投入放大民间投资。将租赁引入世博会,可减少政府投资的财政压力,政府可用同样资金扩大至少一倍的投资能力,换言之,可以减少约一半政府财政对世博会的投资。从实际操作层面讲,由于有政府投资做保障,加之世博会有巨额收入,可以为世博会租赁项目做担保,世博会项目的风险大大降低,容易吸引民间投资。通过租赁方式吸引民间投资的原因还包括:政府投资的介入相当于混合贷款,可以降低租赁的融资成本;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购进租赁物件,可以降低购置成本,并且,大部分投资都是基础建设,建成后有长期的经济收入,可以给租赁的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其次,通过租赁,政府投资可以短期回收后再投入,循环使用,发挥资金的乘数效应。第三,有些设备属于世博会筹建期间使用,用后就成闲置设备,通过租赁的方式可以随用随租,节省设备投资。第四,通过租赁,政府投入的资金变成设备,可以防止投资资金的流失。最后,由于通过租赁方式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有实物形态的标的物相对应,是“真实交易”,因而不会引发经济泡沫。
3.世博租赁,使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赢”
由于会展业的时段性和租赁业固有的“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本质,一般而言,会展业与租赁有着天然的联系。租赁不仅有融资功能,还包括多种其他功能:租赁因其经济杠杆作用,具有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因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性,以融物的方式融资,租赁可解决当前融资风险的屏障;通过租赁,可以盘活闲置资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租赁还因其本身的财务属性,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财工具。总之,租赁因为具有金融与贸易、促销与管理多种属性,其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手段十分灵活。
将租赁服务引入世博会,可以开创一个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赢”的局面:
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减少约一半政府财政对世博会的投资,或者说带动一倍的社会投资。如果政府将100%的投资给租赁公司和政策性担保公司各50%,担保公司可将其担保额扩大到150%给租赁项目提供专项担保。租赁公司实际租赁额加上政府的50%资金达到200%。并且,通过租赁这个环节,将政府行为过渡到市场行为。
对于租赁公司而言,只要出75%的资金,就可以经营100%的有担保项目,有些项目甚至可以参与经营获取更大收益。既可以实施大量的直接购买融资租赁(Direct financial lease)项目,又有机会探索开发诸如转融资租赁、售后回租融资租赁、杠杆融资租赁、委托融资租赁、托拉斯融资租赁、销售式租赁(Firm lease)、抽成融资租赁(Share lease)、风险融资租赁(Venture lease) 等多种创新租赁形态,为今后更好地提供灵活多样的运营方式打下基础。
对于供货厂商而言,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通过租赁而不是一味地通过直接出卖来实现销售,此种做法值得国内厂商效仿。世博会商机无限,厂商采用租赁而不是直接销售的方式的好处是,由于首付租金相对于一次性采购成本相比低得多,从而降低了购买的门槛,对那些想买又买不起的客户提供了可以用、用得起的途径;对那些既想买也买得起的客户----即那些有"有效需求"的客户,由于全部费用在租期内以租金方式逐期支付,不必一次性全额支付,节省下的资金使客户获得更大的购买力。由于租赁的介入,企业能够比较快速回笼销售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对于担保公司而言,世博会是政府政策性项目,为与其相关的租赁项目提供担保,相比一般的租赁项目,不言而喻风险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并且可以长期使用几十亿,乃至数百亿的担保资金。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世博租赁可以增加安全的贷款、投资项目,减少巨额存款的压力和放款难的问题。与传统金融业务和理财方式不同,租赁业务中租赁公司在租赁期内不仅可以主张不可单方解除的租赁债权,而且还拥有对抗第三人的租赁物的所有权。租赁业务的这一特点,使其有了优于其它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锁定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在经营租赁业务中,出租方或投资人不仅可以获取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债权收益,在有足够应税额的情况下,还会因为出租人或投资人对租赁物资本化提取折旧,而获取纳税扣除的好处,增加投资收益,同时提高在融资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租赁物余值处置风险的控制能力。
对于战略投资机构而言,投资租赁资产是投资机构的重要的投资组合产品之一。投资机构通过租赁方式对世博会有稳定现金流的承组方开展租赁业务,由于有租赁物权的保障,租赁债权往往比一般的银行信贷债权更可靠,收益一般也比信贷要高。战略投资机构在从事投资活动时,也可以采取股权、信贷债权、租赁债权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多种组合,回避和分散投资风险,通过投租结合,可以获取租赁收益,提高股东回报率。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一方面通过募集定向信托资金从事世博设备租赁业务,增加了租赁公司的资金募集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信托投资经营性租赁资产、经营性租赁债权还可以在起到屏蔽投资主体的同时,享受成为租赁资产所有人拥有的税收好处。
总之,将租赁服务引入世博会,通过租赁作为政府与市场的投资平台,不仅让上海地区的企业参与投资,也可以让全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巨头,为世博会出力。这不仅实质性地支持了世博会,同时为今后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一个投融资平台和整合资源的体系。
二、世博租赁模式
根据承办世博服务的需要,我们将世博租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一是融资租赁,主要适用于有收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如设备、场馆等。相当于分期付款,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可以得到资产的所有权。二是短期租赁,主要适用于世博会承建中的通用型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和会展期间临时使用的耐用消费品及会展用品,如电视转播设备、交通、通讯工具和参展国短期使用的消费品和办公用品等,不需要拥有物件所有权,政府不需要投资,只是在租赁时支付费用。三是参与式经营性租赁,由注资、还租、回报三个阶段构成。其中注资阶段资金注入的方法与常规融资租赁资金注入方法无异;还租阶段是将项目现金流量按一定比例在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分配,例如70%分配给出租人,用于还租,30%由承租人留用。回报阶段是指在租赁成本全部冲减完以后,出租人享有一定年限的资金回报,回报率按现金流量的比例提取。回报阶段结束,租赁物件的所有权由出租人转移到承租人。简言之,参与式经营性租赁就是让租赁公司承担部分风险,参与项目建设及项目建成后的经营,减少政策性担保额度,增大商业化比重。这种方式和熟知的BOT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1.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融资手段,是资产的所有者(出租人)与资产的使用者(承租人)就资产的使用所签订的不可撤消的合同约定,它定义了所有相关的条款,包括租金额,租期和付款周期等。一般租赁交易由三方(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参与,由两个合同(租赁合同和购买合同)构成。融资租赁交易是一种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别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交易方式。对承租人来说,通过出租人出资购买租赁物,自己承租使用,是一种以物为载体的融资方式;对出租人来说,则是通过物权主张债权,获得货币的增值;对出卖人(厂商)来说,通过出租人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是一种营销方式,加强了产品的流通和货币的回笼,比自己开展分期付款要有利得多。而这种债权物权化的特征,一方面不仅使出租人因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可以收取租金,而且在承租人破产时,可以对抗第三人;另一方面,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将所有权转让时也不得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占有和使用,原租赁关系对新所有人仍然有效。
融资租赁本质上是融物形式的融资,但和银行贷款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金融租赁侧重于中长期设备的融资,融资安排比较简单,一般以承租设备本身作为担保物,不需要额外的担保和抵押。由于租赁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相互分离的,对财产的所有权确保了出租人的安全。第二,融资租赁由出租人直接购进设备,资金用途明确,承租人无法把款项挪作它用,有助于项目按计划完成。而且,金融租赁相比较银行贷款而言,也较为灵活方便。
融资租赁为世博会建设提供新型的投融资模式,针对政府直接建设项目,通过融资租赁,转化为投资杠杆,撬动民间投资。参照日本对租赁业的政策,对于国家鼓励的项目,政府只投入50%的资金,另50%由租赁公司提供资金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添置固定资产。政府另50%的资金投入政策性担保公司(我国最大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是“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已经开展过这方面的业务),为租赁项目提供担保。这部分资金使得担保公司能提供放大三倍(《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200%)的担保能力。因此有更多的项目可以通过商业租赁模式介入世博会,减少政府直接投入,间接促进了社会对世博会的投入。
这种租赁的方式和政府直接投入相比,同样投入100亿的资金,通过租赁方式介入,50亿直接租赁,50亿投入担保公司后可担保150亿,再用于租赁,总共可以做到200亿。政府换一种方式投资就可以将实际投资额放大一倍,或者说政府只需要一半的投资就可以达到原来的目的。
世博融资租赁又包括直接融资租赁、回租和非盈利世博项目融资三种具体形式。
(1)直接融资租赁
可进行直接融资租赁的设备主要有:基础建设的工程机械设备、电视转播设备、治理环境污染设备、体育设施、电梯设备、世博会相关的其他设备。
据权威部门预测,世博在上海举行的为期六个月的会展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到会参观,有望创下世博会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到时上海每天的客运能力将达到500万人次,直接的旅游收入预计在近百亿元左右,由旅游拉动的其他产业的效益将高达数百亿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七八年内,一揽子庞大的场馆项目和其他市政项目相继开工,尤其是市政建设实施融投资体制改革,吸纳民营资本参与,这将大大加速城市建设的步伐。同时,世博会的历史经验表明,世博会与旅游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举办世博会将推动与旅游业有关的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行业,这些行业反过来也将给房产商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量的市政基础建设,必然加大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投资,如果一次性买入,对资金量的要求很高,采取租赁的方式,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支付设备价款,甚至用未来的收入现金流支付。
在前期主要是一些边缘租赁产品,尤其是诸如供水、环保等设施设备。这些设备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建好以后能够马上投入使用,厂商能够尽早赢利。
(2)回租
回租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变形,是指将现有资产卖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财产所有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对财产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将物化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在世博会中,政府可以将原有的不需要改造的展览场馆,如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世博会可以使用或需要使用的展览设施,先卖给租赁公司,然后通过回租的方式继续获得这些展览设施的使用权。这样可立即收回过去投资的资金,再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世博会新设施的建设中。这类项目只要能得到政策性担保,可以为政府提供100%的资金。
(3)非盈利世博项目融资
对于今后没有盈利、但是世博会专用的设施,可以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先期从租赁公司得到建设资金。但是这类项目要用世博会收入还租,因此必须纳入世博会收入分配方案,并提供政策性担保。政府可以利用融资租赁先期从市场得到50%的资金,从而加快项目建设工程进度。
2. 短期租赁
短期经营租赁主要适用于世博会承建中的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和会议期间临时使用的会议用品。短期租赁物件主要有:世博会交通运输设备、通讯工具、电脑、办公用具、炊具等。
以世博会场馆为中心的六百公里内有三点六五亿人,其中城市人口一点四七亿人。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今后的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去旅游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这是形成上海世博会客源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越来越多来沪的境内外游客、商务人员也将成为世博会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参观人数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按最保守的测算也不会低于四千万人次。因此,世博会期间上海必须有充足的城市交通和运输设备。然而,世博会结束后,这些交通运输设备可能出现冗余。如果用租赁解决会展期间的运输工具,即会展期间按照需求租用相当的车辆,会展结束后还回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如果实际参观人数和估计数量有很大差异时,采取租赁方式也有利于进行灵活调节。
世博会举办期间,需要大量的办公用品和耐用生活消费品,包括办公座椅、电脑、通讯用品、空调、电视、冰箱等。如果采取承办单位购买的方式,在为期六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这些用品还是基本完好,但使用频度明显降低,甚至可能闲置不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通过短期租赁,一般只需要支付相当于1/3购买价格的租金就可以,承办单位仅仅支付使用期间的租金。承租人主要是世博会承办单位,有政府信用做背景,应该不需要担保。
有些租赁物件租赁公司回收后,可以通过旧货市场和拍卖市场进行二手销售,消化租赁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帮助租赁公司提高租赁资产变现的能力,增加租赁公司为世博会服务的信心。这样,既节省了世博会的开支,又节约了社会资源,减少浪费现象。世博会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增加无形的含金量,增强租赁物件市场流通的能力,同时还可带动商务部管辖的旧货市场、典当行和拍卖业务的发展。
过去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北京大学生运动会期间的桌椅板凳、餐具等场馆设施,大多数都是租来的。仅大运会餐厅里供1万人使用的桌椅,购买的费用在150万元左右,而15天的租赁费只需20万元。
2001年APEC系列会议期间,从当年6月开始,上海陆续举办APEC贸易部长会议、APEC五国首脑会议、APEC青年节、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APEC高官会议、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一系列重要重大会议。为了服务于这一系列会议,APEC会议筹备组通过上海金海岸租赁公司采用短期租赁方式,在各个会议过程中提供会议所要求的各类型高品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屏幕、扫描仪、刻录机、服务器、局域网、碎纸机、电话机、移动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交换机、饮水机等OA设备和日常办公设备,总计近700台,并配备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操作现场安装调试,还在设备(物品)的整个使用期间,24小时派专业人员给予全程的现场技术支持,保持其正常运行,短期租赁“融物”+“服务”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3. 参与式经营性租赁
对于一些可以长期经营的项目,比如,场馆和立体停车设备,不仅让租赁公司提供融资,还让他们参与经营,使得世博会建设和经营在一开始就形成市场运作机制,吸引更多的租赁公司加大对世博会的投资。
根据规划,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域(即购票入内区域)为310公顷,其中浦东260公顷,浦西50公顷;停车场、公交枢纽用地共60公顷;世博村用地为30公顷。世博会总用地面积为400公顷。世博会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总展馆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世博会可以提供180个以上的国家参展,预计包括60个独立参展国设计建造的展馆、75个主办方出租的“个体化”独立建筑和5个国际联合展馆。此外,还将建设1个中国国家馆,30余个中国地区馆,10个国际组织馆,40个企业馆,4个主题馆和1个标志性建筑--花桥。
世博会之后,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博览会的场馆建筑地形等将融人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江岸可延伸至展区的国际展馆场地。部分展览建筑将改造为休闲场所,在现造船厂地块建设海洋博物馆、近代产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办公楼或高新科技孵化区。在博览会后,会议大厦和展区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国际展览中心。同时综合体育馆和会议大厦可利用附近的多功能平台组织大型公共活动。中国国家馆则作为世博会博物馆。穿越黄浦江的花桥将保留,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租赁公司可以参与这些场馆设施的建设开发,甚至在这些场馆的后续使用中参与经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拥有车辆的数量不断上升,目前一些车辆密集区,由于受原有占地面积的限制,造成汽车停泊困难和交通阻塞的现象随处可见。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到时候势必对停车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静态交通建设对世博会而言刻不容缓。停车场主要有3种形式:平面停车场、自行式立体停车库、机械式全自动立体停车库。在城市人口和车辆密度较大的上海,立体停车设备是比较被看好的。上海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停车场的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可以由租赁公司参与立体停车场的开发和建设,利用将来的停车收入,作为归还开发资金的保证。这类项目租赁公司不仅从融资方面,还可以从经营方面获利,因此要分担市场风险,项目需要提供部分政策性担保。
寻求政策性担保的担保主体是进行参与式经营性租赁的关键。一般讲,政策性担保公司承担政策性担保业务比较合适。但是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也能承担政策性担保业务,其担保主要靠银行信用。除此以外,非银行金融机构有融资担保的功能,理论上也能承担政策性担保功能,其担保主要靠商业信用。因此信托、保险(包括政策性保险)、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都可以承担政策性担保业务,但是首先要看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是否盈利。一般企业因为资金规模较小,尽管有担保业务,政策性担保不会交给他们做。世博会租赁项目的政策性担保按照风险控制原则,最高不能超过资本金额的2~3倍。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谁提供的担保高,谁就应该获得这个业务的政策性担保权。
4.世博租赁的运营模式
为了使租赁为世博会服务具有可操作性,有如下建议方案:
方案一
在世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下设“租赁部”,由组委会、上海市商委、租赁行业组织和担保公司参加,建立一个世博会与租赁行业、政府、行业内部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世博会承办单位制定一揽子协议,全面分析世博会租赁计划和模式,负责对可租赁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筛选,并争取统一的专项政策待遇,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租赁部可要求几家主要的大型租赁公司对世博会租赁项目提出设想和建议,经过综合考虑,对可租赁项目进行筛选、策划,然后公开项目清单,由各租赁公司拿出租赁方案,参与招投标竞争。
租赁部可将担保条件在社会公开招标,找有担保资质的企业承担世博会项目政策性担保。政府可将世博会租赁的50%的投资资金和世博会收入预算的部分资金投入担保公司,为租赁公司提供专项担保。
鼓励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和国内外各种投资主体,如战略投资机构、上市公司,高盈利企业、大财团、个体富商或体育、文艺(娱)明星等参与世博租赁。
方案二
由租赁行业协会出面组织,由一家或几家大型租赁公司牵头,成立一个世博会联合租赁实体,整体承包世博会租赁项目,由世博会组委会作为整体承租人,用政策性担保或世博会收入担保。从分散风险、规范操作的角度上,数家租赁公司组成"上海世博租赁集团"(类似银团贷款)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从项目选项、担保、资金筹措、管理等几方面集中管理、共同运作、利益分享,形成行业整体合力,争取共同的优惠政策,统一采购、统一租赁、分别融资。
世博会租赁集团将以租赁综合服务提供商的形式实现对世博会的服务,将商务综合代理的方式引入租赁行业,实现对租赁资源的整合,由一个租赁项目面对众多的租赁设备供应商变成只针对世博会租赁集团一家,使承租方在管理、效率、服务效果等方面均有所益处。
为此,租赁行业协会,尤其是上海市租赁协会,应该研讨行业整体的世博会租赁计划,其中包括租赁行业组织及大型租赁企业联合组建世博会租赁服务部,专门研究、组织、管理世博会租赁项目并负责开发租赁产品,以促使租赁企业统一、规范"出拳"。
对可租赁项目由世博会联合租赁实体提出方案和建议,并经世博会组委会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对世博会租赁项目立项。
政策性担保一般是政府对鼓励和扶持的产业给予的间接担保,以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问题。其做法是政府将部分资金拨给有担保资质的公司,用于指定范围的融资担保。世博会租赁必须有政策性担保介入,最好由政策性担保公司负责担保。
为节省成本,要求世博会联合租赁实体负责统筹安排租赁物件的统一采购,最好通过政府采购系统。融资和租赁的具体事宜,由各个经办的租赁公司负责。
5.有关政策和操作建议
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2003年1月22日发布财税[2003]10号文《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奥组委、承办奥运项目的企业给予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通过租赁参与奥运项目的建设,可以让投资人间接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上海世博会可争取类似乃至更优惠的政策。此外,国内外可以借鉴的政策待遇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还有:
(1)租赁的政策性融资待遇。对世博会专用而非盈利的设施,在做租赁项目时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50%的融资,融资期与租赁期相同,利率随金融市场变化而浮动,每三个月还一次租金,以租赁债权转让为担保。中国有类似的政策性银行和担保公司,但尚未开展这方面业务。
(2)租赁信用保险制度。日本通产省服务产业局、中小企业厅及保险局规定:在中小企业破产时,对未能偿清租赁公司的租金,由政府负责保证给予50%的补偿。为提升租赁公司参与世博会的积极性,在世博租赁中可参照日本的做法,建立特有的政策性保险制度,规定签定租赁合同后,实行强制保险,一旦承租方倒闭,政策性保险公司负责赔偿50%的租赁损失金额。
(3)投资促进税额减免制度。目前,国内所得税投资抵免政策不明确,诸如租赁交易中哪方是投资者(按照国外的规则,谁将资金资本化,谁就是投资者),什么情况下是出租人,什么情况下是承租人,民间把资金投入到世博租赁成为出租人算不算投资等问题,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法定的判定标准,因而难以吸引机构投资者和民间资本。当前中国经济进入紧缩时期,为了鼓励投资、促进设备投资,对以租赁形式引进世博会所需的特殊机械设备和设施,可采取诸如直接投资减税、加速折旧形成的所得税减免、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美国,在真实租赁的条件下,出租人可以享受投资税减免、加速折旧、利息费用进成本等税收优惠。出租人通过降低租金的方式将其取得的税收优惠部分地转移给承租人,使双方均获节税的好处。
(4)援助租赁制度。中国有许多国家援助或鼓励的项目,世博会也在其中,租赁行业可以建立开发援助项目的租赁服务模式。在世博会会前、会中和会后,政府在一些指定种类的承租对象上给予租金方面的援助,各归口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租赁标的物不同的使用范围,在租金上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租赁方式进行援助,一方面在援助行业的同时也援助了租赁,同时通过租赁掌握物件所有权的特征,促进政府的援助资金回收安全有效。
(5)租赁债权证券化、市场化。随着大量中长期租赁项目的实施,租赁公司的资产有固化、沉淀的危险。为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可考虑采用租赁债权证券化、市场化的方法。租赁债权证券化是集合一系列用途、性能、租期相同或相近,并可以产生大规模稳定的现金流的租赁债权,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债券的过程。一般而言,债(证)券的购买者是个人投资者、储蓄协会、人寿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租赁债权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也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增强租赁公司资产流动性的手段。世博会中长期融资租赁项目一般都具备产生大规模稳定现金流的特征,且有政府政策性担保,加之在可预见的未来资本市场完全对租赁业放开,这为实施租赁债权证券化、市场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6)租赁业和信托业有效嫁接。信托业与租赁业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不论是在金融业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信托业和租赁业一样都是不同金融机构、不同非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传导机制的桥梁,是不同金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组合的工具,可以成为拉动社会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的投融资渠道。只不过按我国目前对租赁业和金融信托业的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公司与租赁公司在资金来源和经营范围上有所不同。租赁业具有向银行借款和负债经营的优势,但资金来源目前还主要局限于银行借款;信托业有较宽的资产来源,但不能进行负债业务,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方面,信托公司在租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化的市场定位方面又不如租赁公司。认识信托和租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各自的优势和短处,对加强这两种业态的合作很有意义。在工业发达国家,信托业和租赁业已经成为设备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个人和机构往往通过资金信托、或通过信托投资租赁业,或通过租赁方式运用、处置租赁资产。设备租赁和信托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人获得的收益比一般银行存款和债权投资收益要高,风险比股票投资要小。这正是信托业与租赁业合作,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措施的原因所在,世博会为“信托租赁”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世博租赁,加快发展上海租赁业的重要机遇
1.国内租赁业现状和前景
1981年中外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租赁业的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租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广泛,租赁方式更趋灵活、方便、多样,租赁物件从小型单机到成套设备,从新设备到二手货,从各种运输工具到各类设施,租赁用户遍布全国。我国现有各类租赁公司1000多家,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1)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管理的金融租赁公司(共12家)和兼营租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共三百多家;(2)由前外经贸部审批、管理,国内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对外贸易公司与国外大银行、大商社、跨国公司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共34家,主要是为国内用户引进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服务;(3)由地方政府进行审批、管理,国内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成立的租赁公司,现有数千家。
我国现代租赁业发展虽短短十几年,但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范例。例如: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人员不足千人,但已累计引进外资60亿美元,支持了邮电、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千家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世纪租赁、三峡国际租赁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采取国际通行的债权融资方式,成功地组织了大型银团贷款,为邮电通讯引进外资达数亿美元。实践证明,租赁业的发展利于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有利于节约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出口增长。特别是我国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情况下,租赁业对推进市场化进程、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消费、增加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租赁业相比,我国租赁业规模小,档次低,适用面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设备市场渗透率极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国内管理体制及政策的限制,国内现代租赁业业务品种单一,国际上通行的转租赁、杠杆租赁、出售回租、经营性租赁(不是指传统短期出租,而是指承租人为避免设备陈旧风险和节税,在较长租期内不必支付设备全部购置成本的融资租赁方式)以及运用租赁债权进行融资,在我国难以得到普遍开展。1996年,我国的租赁总额为16.5亿美元,不足美国的1%,日本的2%,我国十几年租赁业总额还不到韩国一年的租赁额,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根本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1999年全球融资租赁业务额为473. 5亿美元,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设备交易额占当年全部设备交易额的比例已达20%─30%,北美、西欧等国融资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一般都在15%-30%。
加入WTO后,五年金融调整就要到位,这对于中国租赁业既是扩大业务范围,加入国际竞争,取得长足发展的机遇,同时面对来自国外同业的冲击,需要迅速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又是巨大的挑战。虽然中国的租赁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机遇。根据世界租赁年报,中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的租赁市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几年的时间,迅速掌握和运用现代租赁这种先进的营销方式,把我们的经营业务发展起来,一旦外资机构全面进入,我们才有能力在同等竞争条件下和他们进行竞争。
2.上海租赁业概况及在国内的地位
上海的租赁业在全国而言,发展不如北京等地,与成为金融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不相称。应该说从80年代中后期,上海在设备融资租赁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上海机电设备总公司早在1985就大胆探索,与中国租赁公司合作设立中国租赁公司上海代理部,以承包生产企业成套设备项目的形式,开展了对中小型企业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租赁,先后为市内外20多家生产企业融资性租赁设备1500亿元,为中小型企业筹措资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总体而言,上海租赁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从统计的租赁公司的数量,可以简单地看出上海租赁业在国内的地位。截止2001年底,全国共有金融类租赁公司12家,非金融类租赁公司34家,能提供的最低融资租赁服务额为904亿。中国租赁业最发达的三个省市北京、上海、广东的有关具体数据见下表:
地区 |
金融类租赁公司 |
非金融类租赁公司 |
能提供的最低融资租赁服务额 |
北京 |
3 |
13 |
298(亿 人民币) |
上海 |
1 |
5 |
110(亿 人民币) |
广东 |
1 |
4 |
94(亿 人民币) |
由上表可以看出,上海从业的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租赁公司的数量远远少于北京。虽然一部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还只是在国内。如果与国外租赁业相比,差距就更为明显。上海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租赁业的繁荣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这种落后的情况必须得到尽快的改观。
可喜的是,上海的政府、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采取多方面的积极措施,扶植和加快上海租赁业的快速发展,以改变租赁业相对落后于其他金融业态的状况,跟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例如,日前,经上海市领导倡议、上海财政局的大力支持,由市财政局下属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项目资金85-90%的履约保证担保,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融资,上海金海岸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租赁的"按揭式"创新租赁担保融资模式正式启动。这种模式类似住房按揭贷款操作,具有进入门槛低、周期短、相对费用不多等特点。上海市政府调动财政资源为租赁公司的承租对象提供高额政策性担保,这在全国尚属首创。经过为时3个多月的探索和反复实践,截止今年春节前,首批3家中小企业租赁设备购买款已全部到位。按揭式创新租赁对放大政府担保资金的扶持功效,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刺激中小企业的投资需求,对发展民营经济、改革国有机制,对解决下岗工人就业问题等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3. 世博会:上海租赁业的战略机遇
世博会给上海租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更重要的是,对上海租赁业的整体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一直缺少政府扶持的一个阶段,而上海世博会由于巨大的投资额和来源广泛的投资渠道,其面向全球的影响,特别是对上海城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场馆建设和相关的配套建设,众多的“可租赁”、“适宜租赁”的设备、设施、物品、项目等,决定了“现代租赁”必然也必须在世博会的各个阶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将是必然的。世博会将给上海租赁业带来空前的机会,其从业经营环境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变。借助世博会,上海租赁业有机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战略性赶超,为上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金融中心加上一个重要砝码。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世博会已创造了空间,政府也搭好了平台,面对国内外租赁业平等条件下的竞争,上海租赁业有没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把握这可遇难求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为,实现健康高速发展。
四、租赁业,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
1.“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214个金融中心。有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东京;有区域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法兰克福、新加坡、香港;还有更多的是国家级乃至地区级的金融中心。进入新世纪来,它们正发生较大的变革,有的已丧失原有地位,而有的则发展迅速,上海就是其中的典型。
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曾指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11年来,上海以此为目标,先行先试,锐意进取。由证券、货币、外汇、保险和商品期货等市场构成的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在上海形成而且“发育”良好;上海已经率先在全国建成了以陆家嘴和外滩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CBD(中央商务区),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金融业务量最大且运作规范;上海金融中心的规模实力、技术水平、集聚能力和辐射功能正日益增强,迄今已有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51家,约占全国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72家,外资银行存贷款和总资产均占全国半壁江山。同时,上海的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包括信息技术)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住房抵押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白银市场,甚至黄金市场也已经成为全国最规范的交易中心。然而,上海按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来衡量还有相当的差距。
首先,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软件”基础较差。虽然上海的信用制度、信用意识和法律在国内领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各种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经纪公司等,数量少且质量较差。其次,现行金融体制还有待改善,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不足——诸如证券交易量及交易品种较少、交易成本有待降低,辐射和辐射能力也较差,综合资源配置效果不佳等。再次,法律制度滞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滞后性不可避免地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了阻碍。现代金融和金融衍生工具涉及到证券、担保、非银行金融业务等多方面,运作过程极其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来调整相关当事人之间盘根错节的法律关系,保障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就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失控,引发大的经济危机。再者,上海的金融核心人才和专业人才奇缺,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市场化、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实时化和证券化进程的推进,当今的金融创新,大多已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信用关系更加复杂和间接,成为基础工具(Underlining Instruments)的衍生品(Derivatives)。现在许多金融创新直接服务的对象已经不是实体经济,而是服务于信用工具了。这些新的背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知识上的匹配,更重要的是能力、素质上的匹配。最后,需特别指出的是,上海的租赁业相对落后,与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极不相称。当今的金融已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租赁混业经营、六位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的“大金融”,租赁业不发达的金融中心将是残缺的金融中心。
2.租赁:上海金融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融资租赁(或称金融租赁,简称租赁)是当前世界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发达国家的现代租赁业已经成为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基金业并列的六大金融产业之一,租赁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共同构筑“大金融”。租赁把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紧密结合,融资与融物紧密结合,在现代金融产业中,占据着与其它五大金融产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并有凌驾于五者之上的趋势。租赁作为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作为未来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优先发展的金融产业之一。
从融资租赁产生发展的成因来看,以资金为纽带,以物为载体的融资租赁是金融业高度发达,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知识资本在市场上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产物。融资租赁把金融、贸易、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有效叠加,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从各项金融业务的实质来看,银行是对货币的经营,证券是对物权凭证的交易,保险是处理风险的方法,信托是对受托资产的经营管理,而租赁则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具有两权分离、融资与融物合一、信用与贸易相结合的特征。
租赁本身是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之上运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租赁在大金融中作用的最好写照。对于其他金融业务,租赁甚至是处在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并且能够贯穿其他业务的全过程。当前租赁业所面临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已经凸现,租赁的位置前移是必然的,充当大金融链主角的日子不会太远。有资料显示,在欧美资本市场上,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票据是债权融资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由于融资租赁不仅可以在货币市场筹措资金,而且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吸收直接投资,融资租赁交易额大有超过债券和信贷的趋势。
虽然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500美元,虽然我国已经跃居吸引外资额首位,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需求始终会保持一种较为旺盛的状态,而资金供应不足也将是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必须长期面临的问题。
融资租赁的基本功能就是融通资金。运用融资租赁缓解经济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供求矛盾,在一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境外债券、股票等方式相比较,承租企业运用融资租赁具有筹资限制少、手续简便易行等优势。尤其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往往为最佳选择之一。与外商直接投资相比较,承租企业运用租赁的资金投向由其自己决定,其为此而付出代价也仅为利息和手续费,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方企业则需按投资比例与外商进行利润分成。对于融资租赁交易中的资金融通方租赁公司而言,其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亦需保持一定的经营规模。也说是说,作为中国租赁市场的主要构成者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必须不断地从国外引进外资以满足其开展业务的需要。所以,从融资租赁业务的供需两方面分析,融资租赁是中国引进外资中具有一定独特优势、稳定的、可从总量上增加我国资金供应的一条有效的渠道。
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金融”圈内的行业竞争态势加剧,外资外商进入租赁领域不容置疑,国际互联网经济形态走强,国内与租赁相关的法律、税收、会计、信用、监管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和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将使租赁业在规范和创新中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金融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上海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租赁业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只有租赁业和其他金融业态,互相支持,各为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上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
3.租赁业是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租赁业也从以促销为目的融资租赁为主要形式逐步发展成为不以产权转移为目的,而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规避设备陈旧风险为主的经营性租赁、风险租赁等多种形式。租赁公司也从大型生产企业为背景逐步过渡到由大型金融机构、大型商社控股的综合型租赁公司;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也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逐步发展成杠杆融资、上市筹资、租赁债权证券化等多种渠道。现代租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筹资功能和作用也更加显著。此外,租赁在激活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资源、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促进销售、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强化资产管理等方面“另有多功”。另外,融资租赁还有一个特殊的规避功能。该功能使得可以绕过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贸易壁垒。其“融物”功能可以避免金融监管,其“融资”功能可以避免贸易壁垒,因而成为促进一个国家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
加快发展上海租赁业,将成为新一届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乘着“世博会”的翅膀,凭借“国际化”的东风,租赁业因具备以下功能而作为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
(1)促进投资
融资租赁作为一个经营业态,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或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采取借贷、拆借、发债、上市等融资手段拉动银行贷款,吸收社会投资。
租赁公司利用货币市场或银行资金开展租赁业务,可以减少银行直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有利于改变银行资产结构,增加资产流动性。有利于减少银行风险评估的难度,由针对各行各业的具体项目评估,多头对外,变为对租赁公司的信誉及偿债能力评估,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进行相对集中的风险控制,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有利于拉动银行的信贷规模,加大投资力度。若银行充分利用自己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形式多样的结算工具与租赁公司合作,开展项目的推荐、监管、租金的代收代扣等中间业务,还可以增加中间收入。
租赁公司的融资功能若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财政部门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信用、政府集中采购的杠杆作用,通过租赁公司筹措更多的资金,可以扩大财政政策的倍数效应,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租赁公司若能与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相结合,还可充分利用所在国对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政策,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促进海外投资。
(2)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通过租赁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消费者不需按照通常先获得所有权再行使使用权的方式,而是通过支付租金(相对于一次性购买成本而言低得多)直接获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消费,因而降低了消费的门槛、释放了购买力。这种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率先得到设备使用权,后用利润支付租金,最终以名义价格取得设备的所有权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借鸡下蛋,卖蛋买鸡”。这种先进的投融资理念,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消费投资不足的瓶颈,延长了经济活动周期,保持了长时间的发展波峰。
融资租赁中很重要的一块是设备租赁,设备租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远大于汽车和房地产行业。因为添置设备就要定岗、定员,首先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创造一个社会稳定、安定团结的局面;其次为设备配套厂房、道路、交通工具和能源,还带动了配套设施的投资。目前设备租赁已成为租赁行业的主流,代表着现代租赁的龙头。
由于租赁提高了租赁物件的使用率,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征锁定了融资过程的风险,由此可以使一般传统交易方式中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利用“物权”特性,将贸易、金融、法律、运输、保险等交易资源组合在一起,使各种资源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让他们在租赁交易中增值。
(3)设备促销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设备制造厂商,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对运用租赁方式促销的优越性认识不断提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租赁已成为其进行设备促销的主要营销方式之一,医疗设备、计算机及各种类型汽车的厂商租赁,都已出现在中国的租赁市场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航有300多架飞机,金额达150亿美元,是国外的租赁公司或金融机构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进入我国飞机市场的。中国东方租赁公司也曾用融资租赁方式将一艘轮船出口国外。中国重汽集团财务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销售汽车,累计金额30多亿人民币。金融机构与设备生产企业合作办融资租赁公司,可实现资金优势与专业技术优势结合,融资租赁业务既是金融机构重要的资产业务,也是产业集团推销产品的重要方式,可实现利益共享。
(4)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融资租赁,在投资消费旺盛、经济繁荣时期,通过控制“融物”的条件,抑制过度、重复、不合理投资和消费,支持有效合理投资和消费,防止通货膨胀;在投资消费不足、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扩大“融资”的功能,加强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防止通货紧缩,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从而具有抑制经济周期过度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由于通过租赁方式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有实物形态的标的物相对应,是“真实交易”,因而不会引发经济泡沫。
(5)引导资本合理有序流动
融资租赁利用货币市场或银行资金开展业务,可以减少银行直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增加资产流动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加大投资力度;财政部门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信用、政府集中采购的杠杆作用,通过融资租赁公司筹措更多的资金,可以扩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6)扶持中小企业、推动国企改革改制
当前上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信用体系不健全,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租赁完成,融资租赁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融资渠道,租赁和银行形成自然分工:银行经营大型、超大规模融资,租赁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租赁项目都需要融资,因为租赁行为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因此企业的资产完全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经营。融资租赁还对搞国企改革、改制有奇特功效,不仅可以保持国有资产不流失,还可以使承租人摆脱短期行为,精心经营企业,通过几年的租赁平稳地将产权过渡给承租人。国家利用租赁对产权进行管理,体现租赁的资产管理功能,同时将政府行为转化为商业行为和市场行为。
(7)资产管理功能
在科技高速发展,设备陈旧风险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逐渐认识到资产在使用和流通过程中,才能创造和体现其价值。取得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不再成为承租人的主要目的。许多承租人为避免设备陈旧风险或出于成本控制、资金运用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愿意采用租赁期满后,不转移所有权又能获得中长期融资的经营性租赁。在这种租赁方式中,租赁资产要反映在租赁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由出租人提取折旧,承担租赁期满后租赁物件剩余价值的贬值风险。租赁公司不仅对租赁物件进行着折旧、处置等有形管理,而且在资本形态的层面,发挥着对租赁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在国外,融资租赁合同的证券化,将租赁物件这种仍在使用的设备资源,很快又变成了可在资本市场流通的有价证券,在货币、设备、货币之间,实现了资产的物质形态与资产的价值形态的转换,大大加速了不同形态资本的流通。
结语
国际经验证明,世博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既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严峻考验,其中巨额融资就是举办方必须要迈的坎。在承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必须更多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减轻政府支出的负担,用少量的政府资本,来带动更多的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和包括民间资本和社会游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租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租赁作为一种投资杠杆,可以减少政府投资的财政压力,政府可用同样资金扩大至少一倍的投资能力,换言之,可以减少约一半政府财政对世博会的投资。租赁不仅有融资功能,还具有促进投资、带动消费、理财、资产管理和整合社会资源等多种功能。将租赁服务引入世博会,可以开创一个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赢”的局面。
世博会,将成为加快发展上海租赁业的重要机遇;同时,租赁业的繁荣既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也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宽松的外部环境,培养一批集金融、经济、管理、技术于一身的高素质的现代租赁人才,加快上海现代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以提高租赁产业对世博会,乃至整个上海经济的贡献率,使这一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在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